Copyright ? 2017   福建立元園林發展有限公司  版權所有  All Rights Reserved.  閩ICP備17032526號-1

官網手機版

在線留言

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福州

聯系方式

關注我們

地址:福建省福州建新花卉市場
基地地址:福州市閩侯縣南嶼鎮桐南村  
熱線電話:4001761661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聯系電話:
18259018655(李女士)

郵箱:8039968@qq.com

分類

/ CLASSIFICATION

搜索
產品名稱

龜背竹

產品描述
        龜背竹,(學名:Monstera deliciosa)。又名“蓬萊蕉”、“電線草”,常綠藤本植物。莖粗壯;幼葉心形無孔,長大后成廣卵形、羽狀深裂;葉脈間有橢圓形的穿孔,葉具長柄,深綠色。佛焰花序,佛焰苞舟形,11月開花,淡黃色。莖干上著生有褐色的氣根,形如電線,故名“電線草”;葉卵圓形,在羽狀的葉脈間呈龜甲形散布許多長圓形的孔洞和深裂,其形狀似龜甲圖案,莖有節似竹干,故名“龜背竹”。肉穗花序,整個花形好像“臺燈”,有燈罩和燈泡。 原產墨西哥熱帶雨林中,性喜溫暖、濕潤環境,忌陽光直射,不耐寒,我國北方均作室內盆栽。
 
 
形態特征
 
        龜背竹又名蓬萊蕉、電線蘭、龜背芋、龜背葉,為天南星科龜背竹屬植物。葉形奇特,孔裂紋狀,極像龜背。莖節粗壯又似羅漢竹,深褐色氣生
根,縱橫交差,形如電線。其葉常年碧綠,極為耐陰,是有名的室內大型盆栽觀葉植物。
 
        莖綠色,粗壯,有蒼白色的半月形葉跡,周延為環狀,余光滑,長3-6米,粗6厘米,節間長6-7厘米,具氣生根。葉柄綠色,長常達1米,腹面扁平,寬4-5厘米,背面鈍圓,粗糙,邊緣銳尖,基部甚寬,對折抱莖,排列為復瓦狀,形如鳶尾,兩側葉鞘寬,向上漸狹,脫落后葉柄邊緣成縐波狀;葉片大,輪廓心狀卵形,寬40-60厘米,厚革質,表面發亮,淡綠色,背面綠白色,邊緣羽狀分裂,側脈間有1-2個較大的空洞,靠近中肋者多為橫圓形,寬1.5-4厘米,向外的為橫橢圓形,寬5-6厘米;中肋及側脈表面綠色,背面綠白色,兩面均隆起;I次側脈8-10對,基部的相互靠近,向上漸遠離,II、III、IV級葉脈網狀,不明顯。
 
        花序柄長15-30厘米,粗1-3厘米,綠色,粗糙。佛焰苞厚革質,寬卵形,舟狀,近直立,先端具喙,長20-25厘米,人為展平寬15-17.5厘米,蒼白帶黃色。肉穗花序近圓柱形,長17.5-20厘米,粗4-5厘米,淡黃色。雄蕊花絲線形,花粉黃白色。雌蕊陀螺狀,長7-8毫米,柱頭小,線形,縱向,黃色,稍凸起。漿果淡黃色,柱頭周圍有青紫色斑點,長1厘米,粗7.5毫米?;ㄆ?-9月,果于異年花期之后成熟。
 
生長習性
 
        性喜溫暖、濕潤、半陰的環境,忌陽光直射和干燥,喜半陰較耐寒。生長適宜溫度20~25℃,越冬溫度3℃,對土壤要求不嚴格,在肥沃、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中生長良好。龜背竹盆栽可用腐葉土、菜園土和河沙等混合作培養土。小盆每年換盆1次,中大盆每3~5年換盆1次,每年4月中旬換盆為宜。注意適量修剪枯黃葉、老葉。盆栽時,盆底部先放一層粗煤渣塊(粒)作排水層,上鋪一層培養土,種植時加少量磷肥、骨粉、干牛糞、干雞糞等作基肥,促其生長旺盛。
 
分布地區
 
        龜背竹在歐美、日本常用于盆栽觀賞,點綴客室和窗臺,較為普遍。
 
        南美國家巴西、阿根廷和美洲中部的墨西哥除盆栽以外,常種在廊架或建筑物旁,讓龜背竹蔓生于棚架或貼生于墻壁,成為極好的垂直綠化材料。
 
        福建、廣東、廣西、云南等地栽培于露地,北京、湖北等地多栽于溫室。原產墨西哥,各熱帶地區多引種栽培供觀賞。
 
 
主要價值
 
觀賞價值
        龜背竹株形優美,葉片形狀奇特,葉色濃綠,且富有光澤,整株觀賞效果較好。我國引種栽培較為廣泛,美麗奇特多姿的龜背竹,是著名的室內盆栽觀葉植物,惹人喜愛。另外龜背竹有晚間吸收二氧化碳的功效,對改善室內空氣質量,提高含氧量有很大幫助。具有優先吸附甲醛、苯、TVOC等有害氣體的特點,達到凈化室內空氣的效果,是一種理想的室內植物。
 
食用價值
        果實味美可食,但常具麻味。果實成熟后可用來做菜食,有甜味,香味像鳳梨或香蕉。但要注意果實未成熟不能吃,因為有較強的刺激性。在原產地居民稱這種果實為“神仙賜給的美果”。
未找到相應參數組,請于后臺屬性模板中添加
暫未實現,敬請期待
暫未實現,敬請期待
下一篇
6080yy国产精品一区二区